中医重整体,宝马娱乐赌博排名:善用“坚盾”,更关注“病的人”;西医重局部,善用“利矛”,更关注“人的病”
中医西医各有所长,各有侧重,没有必要分高低、论长短
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,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,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
“坚持中西医并重,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、协调发展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,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模式,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方向。
坚持中西医并重,需要中西医“一碗水端平”。近百年来,“中医太落后”“中医不科学”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。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,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。中医重整体,善用“坚盾”,更关注“病的人”;西医重局部,善用“利矛”,更关注“人的病”。其实,中医西医各有所长,各有侧重,没有必要分高低、论长短。二者不是对手,而是战友,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。治疗某种疾病,因人而宜,一种医疗手段也好,两种医疗手段也好,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。无论中医西医,都不能包治百病。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,“单打独斗”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。人类健康的星空,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。
坚持中西医并重,需要中西医协调发展。中医与西医相互借鉴,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。当前,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,还是医疗机构数量,都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,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,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。应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,重点落实对中医事业的投入政策,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发展多元投入机制,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,构建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,实现中医西医“齐步走”。
坚持中西医并重,需要改变“中医西管”的局面。中医药法规定:“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,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,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。”然而,一些地方中医服务体系不够完善,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;一些部门简单套用西医药标准评价中医药,中医机构发展缓慢……凡此种种,皆因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,特别是中医药管理机构管理职能薄弱。实现中西医并重,需要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,实现分类管理、分业运营。同时,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。综合改革强调的不是一招一式,而是系统性、集成式改革,以“一马当先”带动“万马奔腾”,以一域服务全局,形成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。
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,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,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,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,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。
- 北国风情“双鹿纹玉佩”亮相2019/09/29
- 南岗区循环式清雪作业 确保清雪及时高效2019/12/02
- 林俊杰得手足口病怎么回事?终于真相了,原来是这样!2019/11/04
- 卡卡再婚!盛大唯美婚礼 卡卡动情落泪2019/12/02
- 乡镇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 为何总在“施工”
- 宁波诺丁汉大学斥资50万 只为让四位听障学
- 专家指出:直播短视频上瘾程度比网游更甚
- “从陆生到海生” 潜水成90后度假解压新方
- 贵阳工地垮塌失联人员全部找到 8人遇难
- 为购买助眠类产品大把花钱 什么偷走了90后
- “戈壁油城”打造智慧“防火墙”
- “三转婆姨”变致富能手——“吕梁山护工”
- 我国首部疫苗管理法实施 除了"最严"还有这些
- 六部门出台办法: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禁止挂靠经营
- 11月反腐:金融干部接连落马 政法严打"灯下黑"
- 换电池要5万? 首批新能源车电池报废高峰来啦
- 欧盟首位女主席冯德莱恩上任 誓言让欧洲成为冠军
- 伦敦桥恐袭暴露英国制度漏洞 约翰逊借机拉票遭批
- 身为人母遭禁赛 乌克兰模特状告“世界小姐”主办方
- 希腊向本土转移数百难民 减轻多个岛屿收容压力